恶性案件频发 谁来化解老百姓心中的戾气

  发布时间:2024-06-29 17:26:4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上海海选-上海海选工作室-上海茶楼信息。

2024年5月7日11时37分许,恶性镇雄县城南医院发生一起持刀行凶案件,案件造成2人死亡21人受伤。化解经查,老百戾气犯罪嫌疑人系镇雄县泼机镇一男性村民。姓心

又是恶性一起恶性事件,又是案件原因匪夷所思,这在近几年似乎并不鲜见。化解

2023年5月10日,老百戾气山东济南长清村支书灭门案中村支书一家三口全部被杀。姓心

2023年5月11日,恶性辽宁丹东农村伤害村支书亲属在内的案件12人,致10人死亡。化解

2023年5月13日,老百戾气山西吕梁兴县27岁男子杀害情妇及家属4人后,姓心驾车肆意冲撞人群事件,致7死11伤。

2023年5月14日,重庆巫溪一菜市场,男子因感情纠纷持刀捅伤3人,致情妇一家1死2伤。

2023年5月14日,贵阳市街头一男子手持剪刀无差别攻击路人,致11人受伤,其中两人脖子被扎伤,伤势严重。

2023年5月18日,四川省南充南部县一男子莫名其妙地持刀在大街行凶,致8名群众受伤,其中一名群众的耳朵被砍掉。

2023年5月31日晚,江苏南通某个家纺加工厂突发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郇某(男,36岁)持水果刀将朱某(女,51岁)、刘某(男,24岁)二人捅伤致死。

而这些,仅仅发生在去年5月一个月内。



这些事件的发生,有情杀、有仇杀,情杀都是婚内出轨导致的感情不和,仇杀都是日常的邻里纠纷,鸡毛蒜皮小事引发。但无一例外,事件的集中爆发给社会法治带来了冲击,每一次几乎都是群死群伤事件。

然而,可怕的还远远不止这些。2023年以来,新闻媒体上便频频报道恶性杀人案件,造成多人群死群伤。虽然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会将以前只在小范围传播的事件瞬间搞得全网皆知,但相比起2022年,大家仍然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2023年恶性凶杀案件太多了。

粗略统计显示,仅截止2023年5月底,一共发生恶性凶杀案超过18起,死亡65人以上……这绝对是不完整的统计,也忽略了零星偶发的伤亡人数少的案件。

之前的数据也不容乐观,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底,检察机关共追诉刑事犯罪583万余件,比前五年上升9.5%。其中危害公共安全犯罪43.5万余件(不包括危险驾驶罪),严重暴力犯罪23万余件。



2018—2022年 刑事犯罪结构占比图

频频发生的惨案,折射出当下社会少数人的愤怒心态与怨气情绪。

有人说,目前咱们是全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这些纯属巧合。确实,对于只是打个架也得双方拘留的今天而言,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恶性案件频频发生呢?

其实,戾气横生非一日之寒,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资源财富越发集中,社会分层流动停滞等因素,可能使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加之疫情爆发,确实摧毁了不少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导致了今天持续下行的经济。

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下行,绝不是偶然,而且似乎遥遥无期。

此外,有网友评论,“信仰缺席,一切向钱看,加剧心理不平衡。”“贫富悬殊加剧,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还有几个能兼顾宽容?”“经济萧条的时候,治安案件就会变多。”“犯罪率与失业率正相关……”



大多数人选择与国家社会共克时艰,个别人可能滋生不满、愤怒,甚至是仇视情绪,产生报复社会行为,非理性和极端举动超越法律底线。如大连宝马杀人案,刘某因投资失败,无法接受现实,故意冲撞人群,致5死8伤。因个人问题,转而向社会宣泄愤怒,冤有头债有主,流血的孩子何等无辜,路上的老人何等无辜……但是,谁又知道犯罪嫌疑人刘某到底经历了什么?

严刑峻法是否一定是好事?当本来打架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却不行了;当一家老小等着债务偿还延续生计的时候,却无处申冤;当工资下降、事业率飙升,但物价却不讲反增……戾气横生或只会越来越重。

不难发现,我们一直追求的和谐社会,目前来看,大体上实现了面上的和谐,但实则暗流涌动,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没有得到解决。当然这和社会环境脱不了关系,也和个人性格有很大关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主要原因,最终在特定环境下造成了社会悲剧的发生。

面对这种突然的暴力犯罪,普通百姓真的是无力反抗,猝不及防,一瞬间的恐惧甚至让人惊慌失措,逃生的本能都可能丧失。这些罪大恶极的违法分子只能抱着鱼死网破的心理对社会实施报复,不计后果,实在可怕。

而我们仍然无计可施。

  • Tag:

相关文章

  • 中国孕妇被泰国机场扣留7小时,只因在飞机上要热水泡面?!

      自从,中泰免签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繁荣。不少中国游客纷纷抓住这一便利的机会,纷纷前往泰国游玩,感受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独特风情和丰富文化。  近日,一位怀有六个月身孕的中国孕妇小
    2024-06-29
  • 我国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广告全面取消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王鹏)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23年底,经过四个多月的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实现“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目标。有线电视和
    2024-06-29
  • 32家机场获“双碳机场”星级评价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获悉:2023年度“双碳机场”评价结果日前发布,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16家机场获得2023年度“双碳机场”星
    2024-06-29
  •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1月28日在福建泉州举办  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1月28日在福建泉州举办。主题活动以南音表演《流连
    2024-06-29
  • 王艳儿子靠篮球特长进北大,有钱有人脉有资源的家长们,知道该干嘛了吧

    内容转自微博@西城大妈这几天好多人在说王艳的儿子王泓钦依靠篮球特长保送北大的事情。大妈不想谈太多个人看法也不想收律师函因为我家不缺草纸),我只想列出事实,请各位自己品评其中关窍。根据北大的要求,一旦通
    2024-06-29
  • 去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参保群众垫付超一千五百亿元

      本报北京1月30日电记者孙秀艳)国家医保局29日公布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信息显示,2023年1—12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
    2024-06-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