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发布时间:2024-07-01 18:33:1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郑州市外卖工作室品茶-郑州市新茶论坛-郑州市新茶嫩茶海选。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赵鸿宇、漏斗区王美祺)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中国最地处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地下盾近年来为平衡水粮矛盾,水努该省在选种育种、力平粮矛灌溉方式、衡水农田水利建设、漏斗区智慧农业等方面着力,中国最不断推进节水增效。地下盾

  河北省连续11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水努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力平粮矛低于国际公认的衡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75%的漏斗区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水粮矛盾。中国最

  种子是地下盾农业的芯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部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中,节水性状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展示区,品种名称为“马兰1号”的小麦,地面生长高度为68厘米,地下能扎根到250多厘米。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说,小麦扎根越深,越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就能减少小麦浇水次数。“马兰1号”和普通小麦品种相比,一个生长季能少浇1至2次水,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

  “马兰1号”不仅节水,产量也不错。其2023年最高亩产达到838.8公斤,在众多品种中继续保持河北省小麦高产纪录。

  灌溉方式对农业用水量有较大影响,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等灌溉方式相对“大水漫灌”节水效果明显。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东胡堡村种植大户武学岭说,滴灌不仅可以节水,还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现在用水量较之前“大水漫灌”要减少一半。

  同时,河北通过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统筹利用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根系剖面。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河北邱县此前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地表沉陷等生态问题。2020年开始,邱县利用流经的漳河,通过清淤、扩挖、改建的措施,对全县217村178公里的渠道进行修复治理和开发完善,不仅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还通过灌溉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

  智慧农业发展也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河北栖联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100余亩农田中建设了50个智能传感器,依托物联网、5G等技术,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哪里需要多浇水、哪里可以少浇水、哪里暂时不用浇水,通过大数据一眼就能看出。”该公司总经理慕宇说,精准灌溉方式较喷灌、滴灌至少节水10%,农作物产量也有提升。

  • Tag:

相关文章

  • 传闻乌克兰F

    6月29日,前前军事飞行员、防空顾问泽维尔·泰特曼在社交媒体表示,传闻乌克兰F-16战机已经进行首次打击,数架F-16战机已经到位。相关信息通过国际军团的直接联系得到证实。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一架F-1
    2024-07-01
  • 法克雷吉!米勒遭球迷怒骂,卡莱尔炮轰裁判,铁人哈特再打满

    关注NBA的朋友们,大家好!NBA季后赛次轮G2,尼克斯130-121击败步行者,大比分2-0领先。据统计,9分已经是尼克斯今年季后赛至今的最大赢球分差。和G1一样,本场比赛的判罚同样引发热议,步行者
    2024-07-01
  • 广交会丁财两旺 出口成交247亿美元

    图:境外采购商在广交会期间参观。\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第135届广交会5日在广州闭幕。本届广交会实现丁财两旺,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达到24.6万人,比
    2024-07-01
  • 现在是5月9日下午,突然得知一个重大消息,又要来大动作吗?

    1、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4946.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2亿元。最近两市融资余额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增长,这一情况与近期市场走势趋于一致。这表明融资客对市场未来的预期较为乐观,愿意增加杠杆投资,
    2024-07-01
  • 疯狂一夜!保罗被裁掉,哈登2年7000万续约快船,克莱下家4选1

    北京时间7月1日,NBA自由市场正式开启,这也让休赛期变得更加热闹,又迎来了疯狂一夜,其中勇士正式裁掉保罗,省下了3000万美元的薪资;哈登则选择留守快船,双方签下一份2年7000万美元的合同;乔治则
    2024-07-01
  • 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 西工大突破抗干扰

      【大公报讯】记者李阳波西安报道:近年来,无人机集群在飞行表演、快递物流、精准农业、城市交通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感知交互、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无人机集群能够“通力合作”,达到“1+1>2”的工
    2024-07-01

最新评论